01宏觀經濟
1.國內經濟:3月5日,全國兩會發布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,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%,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%左右,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.5%,突出做好穩增長、穩物價和穩就業工作。
2.經濟景氣度:3月2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,2月份,國內制造業PMI為52.6%,環比上升2.5個百分點。非制造業PMI為56.3%,環比上升1.9個百分點。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6.4%,為2022年8月來首次高于臨界點。數據顯示,國內經濟呈現明顯觸底回暖跡象。
02基金投資
1.基金退出:3月5日,財新網刊文稱,對于股權投資機構而言,IPO或許已經不再等同于退出。以2023年3月2日A股收盤價統計,總市值低于100億3488家,占比68.32%;低于50億2228家,占比43.64%;低于30億1063家,占比20.80%;低于10億131家,占比2.57%。同時,極低流動性的小市值“僵尸股”也開始在A股出現。
2.注冊制:3月4日,財聯社刊文稱,全面注冊制新規下首家IPO新申報企業誕生,為滬市的藥都銀行,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。根據有關銜接安排,自2月17日全面注冊制推行的主要規則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后,將開始接收主板新申報企業提交的相關申請。
03產業園區
創新型產業集群:3月3日,科技部公布46家2022年創新型產業集群名單,我省3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成功晉位,獲批數量并列全國第三。本次獲批的3個創新型產業集群分別是:安陽高新區先進鋼鐵材料制品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、平頂山高新區高性能塑料及樹脂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、焦作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儲能裝置制造產業集群。
04省內要聞
1.高溫天氣:3月6日,中國天氣網發布信息稱,全國大部地區的回暖形勢如火如荼。北京、天津、鄭州等全國14個省會直轄市氣溫創下今年來新高,其中,鄭州為今年北方首個站上25℃的省會級城市。預計同期罕見的暖熱還將繼續升級,3月上旬或將挑戰歷史最暖紀錄。
2.交通投資:3月5日,鄭州發布消息稱,2022年,河南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1598.5億元,同比增長36.7%,增速位居全國第一。2023年,河南交通基礎設施計劃完成投資1505億元,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300公里以上。
3.人力資源:3月2日,鄭州發布消息稱,2023年鄭州市人社部門的主要預期目標為,力爭來鄭留鄭大學生20萬人,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萬人,新增高技能人才14.8萬人等。
05行業動態
1.房地產市場:3月5日,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稱,要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,改善資產負債狀況,防止無序擴張,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;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決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問題。
2.高端制造業:3月6日,新華社發文稱,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表示,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。目前,我國制造業門類、品種齊全,下一步要努力發展高端制造業,實現全面提升。國家將大力支持高端制造業發展。
3.減肥瘦身行業:3月7日,世界肥胖聯合會發布報告稱,未來12年內,全球將有51%的人口,即超過40億人肥胖或超重。到2035年,兒童的肥胖人數可能比2020年增加一倍以上,男孩達到2.08億,女孩達1.75億。在未來幾年,亞洲和非洲中低收入的國家將成為全世界肥胖人數增加最多的國家。
4.半導體行業:3月7日,財聯社發文稱,2月份,國內半導體領域統計口徑內共發生55起私募股權投融資事件,環比下降37.5%;已披露融資事件的融資總額合計約33.15億元,環比下降7.2%。數量上看,芯片設計領域最為活躍,2月共發生21起融資,國內半導體賽道有13公司獲投超億元。
5.鋰價格:3月6日,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,過去三個月,由于亞洲部分國家鋰需求停滯和碳酸鋰庫存增加,鋰價下跌了37%至每噸45600美元。隨著電動汽車需求溫和復蘇,尤其是在中國國內需求復蘇,鋰價跌勢將在第二季度放緩。
6.跨境電商:3月6日,中信證券發布報告稱,全球消費線上化趨勢延續以及海外通脹背景下,高性價比產品和優質供應鏈仍然是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核心優勢。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達2.95萬億,在全球電商市場(除中國)占比有望由2021年的8.6%提升至13.1%。
7.通訊設施:3月5日,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,2023年我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,計劃“十四五”期間建1萬個以上5G工廠,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體系完備優勢,加強國際合作,加快6G研發。
8.電動汽車:3月5日,高盛發布報告指出,隨著全球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,電動汽車滲透正在急劇上升,到2035年將達到關鍵節點50%,到2040年占比上升至61%,電動車銷量將飆升至約7300萬輛。到203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將達到50%,突破一個關鍵的里程碑節點。
06其他
1.勞動人口:3月3日,人社部消息稱,我國16-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達到峰值9.2億之后開始下降,2022年年末是8.76億人。數據顯示,國內勞動人口迅速下降。
2.個人養老金:3月3日,人社部稱,目前,個人養老金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,在繳費階段繳費金額享受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,投資收益不征稅,領取時按3%較低稅率征稅。目前,每年繳費上限是12000元,以后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。
3.疫情防控:2月28日,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布聲明稱,由于目前香港疫情整體風險可控,從3月1日起解除所有場所的“口罩令”,在室內、戶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均不用戴口罩。
4.市場利率:下表為2023年2月27日AA級債券市場利率水平及相較上周漲跌情況。根據數據,預計2023年利率水平在第一季度保持穩定。

上一篇: 【兩會之聲】全國人大代表何雄:以中國式現代化鄭州“圖景” 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鄭州擔當
下一篇: 智慧物流園黨支部聯合經開區京航辦事處開展“三八”婦女節活動